「所謂機會,你可以讓它溜走。

選擇卻由不得你拒絕。」

 

書籍資訊

作者:希娜 . 艾恩嘉 / Sheena Iyenger

譯者:洪慧芳

出版社: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

 

這裡我想對書名做個小小討論:原文書名和翻譯書名有相當的差別。一版翻譯書名《誰在操縱你的選擇》帶讀者思考選擇的運作機制;二版翻譯書名《誰說選擇是理性的》容易讓讀者聯想到,是否我們曾以為的理性選擇都可能是衝動、感性的。我個人比較喜歡原文書名,簡單直接的說明是「 選擇的藝術」,也覺得一版翻譯書名有深意,因此在此篇標題上使用一版翻譯書名和原文書名作題,但有看到書本封面即可看到原文、一版、二版翻譯書名。如果有興趣找書的朋友們可以再以這些為關鍵字去搜尋。

 

內容介紹

選擇代表了什麼?不同的抉擇是受到什麼力量而牽引?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希娜. 艾恩嘉由各個面向切入、探討選擇和人們的關係。

援引各種實驗的觀察,並挑戰了我們直觀地認為的:選擇並非越多越好、有時候別人幫自己做的選擇會令人感覺較無壓力…這本書中討論到的選擇意念是如此廣,又如此深。

廣至探討個人主義及集體主義造就的選擇傳統:做選擇時是先想到自己最想要什麼、還是什麼對自己以及周邊的人最好?「 以我為主,還是以我們為主?」

深至說到選擇更代表我們自己的核心理念、象徵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追尋的那個問題:我是誰?

選擇是出自自由意志,然而我們並不瞭解自己如何運作所有的選擇。

這本書敘述了各個實驗的設計及結果,並也推進著向我們敘述選擇背後的信念:

由眾多的文化差異以及相同文化下仍存在的個體差異,對應到後來說到:我們即是我們的選擇。

 

選擇是行為、也是解釋

與其被動地說選擇遍布我們人生大大小小時刻,我想倒不如說是選擇組成了我們的生活、人生的樣貌。

各個研究中以想確認的假設切入實驗、然後再從結果和觀察做出引申:例如印證「自由選擇會讓人感覺更好」的研究中,一開始作者想證明可以「自由選擇」玩具的孩子會比「沒得選」的孩子更開心,而她所收到的結果卻是預測的相反;再改變了一次實驗環境更甚:「但是結果變得更糟,可以自由選擇的孩子變得更無聊和不安,等不及想離開。」

後來她找尋線索、重新設計實驗,從而發現選項的數量影響了我們在做選擇時的感覺。選擇真的多多益善嗎?新的實驗結果給了否定的答案:當選項還不是太多時,我們會感受到自由選擇的美好;但當選項超過我們可以處理的能力時,我們就容易因混亂、茫然而感到不滿意。

這樣的說法聽來難以接受,細細想來卻是符合了生活中遇到的那麼多情境:錄取了多家公司卻還是沒有辦法挑選出理想的工作、想要選用保險卻因太多方案而感到不知所措⋯「可能性太多時,可能導致我們永遠無法滿意自己的選擇。」我們以為多元可能性可以讓我們接近最好的選擇,卻沒料到多元性也會讓我們在追求最好的選擇過程中疲於奔命,產生因放棄選項而有的遺憾。

 

我們真的渴望自由自在的選擇嗎?

當探討到選擇之於我們自己,這裡說到,我們所做的選擇都是在告訴世界,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。

我是誰?這個問句也是書中另一個因選擇而引導出的問題。我們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在做選擇,為了別人做的選擇不僅止是為了讓別人開心而做的選擇,還涵蓋為了讓別人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而做的選擇,也可以說是「 想讓別人對我們的認知和我們的自我認知一致的渴望」

不過,「當我們知道別人怎麼看我們的時候,我們最渴望的其實是肯定自我。」在提到為了別人的想法這個層面上,也可以更引申地說,是為了自己想要營造的觀感。

也就是,在探討抉擇背後的核心是我、或是我們時,卻又緊接著面臨什麼能叫做我、什麼才算是我們。我一直思索著,似乎很難把自己完整地和任何個體切除開來審視,因為我自己的確地認為我的價值也存在於我和其他個體的連結。

這樣想來,定義自我也許是一個十分拉扯的問題呢!呼應到書中提到一個有趣的現象:我們常常偏好做獨特但不特立獨行的選擇。「 我們希望從多數人中脫穎而出,但通常不希望自己變成突兀、孤單的少數。」

我想我所疑問的:如何在思考自我時只見自我,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。然而我卻藉此確認到:當我們想要找尋真實自我時,必定需要擁有某種程度上的自我空間,而在我們想要驗證我們在社群意識上的價值,必定也需要和社會相當的互動連結。我們需要來自自己的肯定、也需要來自別人的肯定。

 

選項是價碼、選擇是價值 

執行消費選擇時,我們很清楚即使櫃架上的洗髮精琳瑯滿目,讓我們猶豫比較再三,最後買了哪個牌子的洗髮精並不會對我們的人生造成太大的影響。

但,在所謂的重大選擇上卻不然,書中拿為家人做醫療決定作例:要繼續治療還是結束治療?繼續治療要選擇哪個方案、承擔怎麼樣的風險?無論選擇了哪個選項,我們都體驗到自己正為家人的健康狀況負責。這樣的體驗帶來煎熬,我們往往會寧願是別人來做出決定。

因為這樣的選擇對我們的意義重大,家人之於我們的價值是不可衡量的;
而在比較選項時,為了比較卻必須在選項中加上可評估的籌碼。
籌碼是可以計算的,可是痛苦、時間、情緒壓力要如何衡量?

「 當我們在無價的東西上貼上價碼時會發生什麼事?」「 有些選擇總是讓我們比較不快樂…尤其當我們不能從價值、而必須從價碼來思考我們珍愛的事物時更是如此。」

這樣要如何看待選擇所能發揮的力量呢?作者溫和地帶了一個故事,提到 「 陪伴摯愛者時共享的歡樂」,領我思考到:面對無法避免而令人痛苦的決定時,我們仍是有選擇的。我們可以選擇接受這樣的不可避免,然後專注於如何珍惜並享受有限的時光。

 

我們的態度抑是選擇

探討各項研究和所得出的結論時,不只是描述現況,作者在在把焦點放於「我們如何能更好?」上討論。而的確,結論可以是中性的敘述,同時我們的解讀可以賦予主觀的意義。

「 科學可以幫我們變成更有技巧的選擇者,但選擇根本上還是一門藝術。想從中獲得最多的效益,就必須接納其不確定性與矛盾。」

選擇是藝術,正呼應了原文書名。

我們都追求豐盛的人生,選擇很多時候意味著可能性。眾多可能性可以如前面的例子所提到的,讓我們惶惶不安,因此我們可以訓練自己面對眾多可能性的態度,培養篩選選擇的能力和面對選擇的習慣。在述說我們的生命如何如何時,可以將際遇和事件交由命運和巧合去解釋,也可以讓自己的選擇站上演說的舞台、展現力量。如同作者所說:「或許機會、命運、選擇這三點決定了我們會變成什麼樣,但只有選擇能給我們一些掌控感,讓我們可以積極參與自己的人生。」

 

對於選擇,我們如何解釋、如何抽絲剝繭,都影響著我們掌控選擇的力量。

選擇無法被閃避,因為就連不選擇也是選擇。我相信這樣的體認可以賦予我們更加積極面對選擇的態度。

我們運用選擇,選擇帶來力量。這樣的循環反覆、且無窮無盡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Viole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